七夕,情人節,織女星,牛郎星,織女,牛郎,祭祀,中國情人節,七夕情人節
回首

七夕真的是中國情人節嗎?七夕跟情人有什麼關係?

在西洋情人節還不盛行的那個年代,台灣人都是過七夕情人節的。

不過那時候,民風保守,商人也還沒時興將商業銷售結合到各種節日上,所以即便是男有情女有意的戀人,也不過是在完成傳統的祭拜儀式時,在心裡默默地湧動著情愛情緒,不會有什麼慶祝送禮物的活動。

在台灣,延續著農曆七月鬼月的祭祀時俗,七夕,也算是鬼月一連串祭祀裡的一環。在農曆七月一號鬼門關開之後,緊接著七日就是七夕。

七夕,是織女的生日。這一天,民間要祭拜七娘媽,七娘媽就是七仙女,也就是織女。

在這民間信仰裡,織女和床母娘娘是共同護佑小孩長大的神祇,所以小孩在十六歲成年之前,每逢七夕,都要祭拜床母娘娘和織女。通常供品上,都是有雞油飯、胭脂水粉、鏡子、梳子、鮮花等。

有的講究些的家庭,會以紅線串一個銅錢給小孩戴,大凡有保佑或是讓小孩聽話好育養的意思。所以,那個年代,看到小孩子脖子上帶個紅線,上面串的不是平安符就是銅錢。

由上觀來,七夕早期在台灣民間早期的意義,是家庭重過愛情的。

至於七夕這個節日起源為何?是不是真的就是所謂的中國情人節?

在華人社會裡,向來會在神祇誕辰的那一天,準備豐富的供品,祭拜神祇。七媽生這一日,自然也不例外。所以七夕七媽生,就成為一個在民間信仰上有意義的節日。那麼,七夕,如何從祭拜星宿,慶祝織女生日的節日,轉變為情人節呢?

▲ 引自為基百科。

中國最早有關織女的紀錄是【詩經‧小雅‧大東】

詩文如下:

有饛簋飧、有捄棘匕。周道如砥、其直如矢。君子所履、小人所視。睠言顧之、潸焉出涕。

小東大東、杼柚其空。糾糾葛屨、可以履霜。佻佻公子、行彼周行。既往既來、使我心疚。

有冽氿泉、 無浸穫薪。契契寤歎、哀我憚人。薪是穫薪、尚可載也。哀我憚人、亦可息也。

東人之子、職勞不來。西人之子、粲粲衣服。舟人之子、熊羆是裘。私人之子、百僚是試。

或以其酒、不以其漿。鞙鞙佩璲、不以其長。維天有漢、監亦有光。跂彼織女、終日七襄。

雖則七襄、不成報章。睆彼牽牛、不以服箱。東有啟明、西有長庚。有捄天畢、載施之行。

維南有箕、不可以簸揚。維北有斗、不可以挹酒漿。維南有箕、載翕其舌。維北有斗、西柄之揭。


整首詩大抵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文人,對時下貴族生活奢糜,百姓生活困苦所發出的憤慨。所謂「東人之子、職勞不來。西人之子、粲粲衣服。」

詩中提到:「維天有漢,監亦有光。跂彼織女,終日七襄。雖則七襄、不成報章。睆彼牽牛、不以服箱。」只要是詩人怨嘆整個天際中的星體,即便如常運轉,也不能會小民解決困苦;算是一種映襯的寫作技巧。

【詩經】這首【大東】中提到的織女與牽牛,都還只是星宿的意義。

不過織女和牛郎,這個具象的擬人名稱,恐怕在定義星宿名稱的時候,就已經別具意義了。據維基百科解釋,很有可能是因為這兩星體,在運行的時候,有一種牛郎追著織女星跑的天體現象,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像。

據筆者推測,在命名之初,織女星與牛郎星就已經在意義上擬人化了,分別講的是一男一女,據此,日後要演化成牛郎織女的民間愛情故事,也就順理成章。

所以後來,宋陳元靚的【歲時廣記】卷二六裡頭,就有引到西漢劉安《淮南子》上面的一句話:「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。」一般認為,早在漢朝,民間就有七夕烏鵲架橋讓織女牛郎見面的說法。

其實不用引到宋人的著作,最著名的民間傳唱詩,約成於東漢末年的【古詩十九首】之一的〔迢迢牽牛星〕就寫道:「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。纖纖擢素手,札札弄機杼。終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;河漢清且淺,相去復幾許!盈盈一水間,脈脈不得語。」

可見在西漢到東漢之間,織女牛郎的故事就已經非常成熟。

至於,原本七夕七月七日,原本只是織女的生日。後來在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裡,又為何變成兩個人相見的日子呢?

那是因為,在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原型提到,織女嫁給牛郎罷織犯天條後,被天帝懲罰,只能在一年當中的一天,與牛郎見面。那麼天帝為何挑中七月七日呢?筆者揣測,大概是因為那天是織女的生日,算是天帝送給她壽辰的特別恩賞吧!

所以之後成於梁朝的《荊楚歲時記》就記載了:「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。」七夕的夕字,就特別指著七日的夜晚。如果七媽生一早就把七夕定在夜晚,那麼結合銀河,連帶牛郎織女的意象就特別明顯。筆者揣測,很有可能,七夕與織女牛郎的故事結合七媽生的祭祀會更早。否則,一般的神祇祭拜,是不會強調夜晚。當然,也不排除因為織女是星宿的因素。

因此,織女與牛郎的愛情故事,漢朝甚至更早之前,筆者臆測,就已經在民間流傳。因為一個故事,能夠流傳到見諸文學作品、或史冊,都需要長時間的醞釀。而這故事,結合了織女生日,成為華人文化別具特色的情人節,也自然是其來悠久。

而其中,這個情人不能見面的淒美故事,大抵也能體現古代不能自由戀愛的社會現實。

只不過,在古代的封閉社會,未婚小姐平日大門不出,二門不邁。只能趁著燈節賞燈出遊,認識男子,與男子交往。所以,在中國或東南亞一代,也有說是中國情人節是元宵節一說。不過到了近代,兩岸大多已經把七夕當作中國情人節了;畢竟有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,當作鋪墊,便能把節日的意義,凝聚得更加濃厚。

時到今日,自由戀愛既然演變成順理成章的自由,那麼,各種情人節在商業手法的推波助瀾之下,也變更加的受人重視了。

參考資料

國家圖書館藝術季視聽資料中心相關資訊
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

維基百科

更多文章

瘟疫下的愛情

3D列印機可以列印器官嗎?

留下一個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